联系秘书处

>>电话:020-83488621

>> 传真:020-83599801

>> 邮编:510095

>> E-mail:gdshengyue@163.com

>> Q Q:546829193

演出动态>> 当前位置:首页  -  演出动态

唐彪、李素华男女生二重唱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

浏览:128次    作者:    来源:
0

 

 

2016-11-08-李素华222.jpg

    2016年(1210日),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,广东省文化厅、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《再唱山歌给党听》——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唐彪、李素华经典民歌音乐会在广州大剧院隆重上演。音乐会用大气磅礴的风格和散文诗般的手法,融独唱、二重唱、合唱、朗诵、交响乐团伴奏、多媒体展示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,通过唐彪、李素华携珠江交响乐团百人交响乐团、合唱团和童声合唱团现场演绎了二十多首经典民歌,观众大呼过瘾。音乐会于1211日晚还将上演一场。

    现代舞美和经典歌曲实现融合

    演出前,李素华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。谈及举办这场音乐会的初衷,李素华说,自己和唐彪是多年同事,又是同乡,上世纪80年代他们陆续到了广东歌舞剧院工作,都对民歌情有独钟,30多年来彼此都很有默契,2010年在他们曾在星海音乐厅举办过音乐会,此次再度联手开音乐会,不论从舞台灯光还是音响视频视觉都更让人惊喜。今年是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,我们在舞台上30多年,积累了很多好听的民歌,音乐会上的这些歌儿我们也曾经去到乡下、送去偏远老区、少数民族地区,那些观众无论老少都爱听,这次举办这次音乐会就想把这些民歌集中起来,作为我们这30年以来的舞台艺术实践的总结和汇报,用这个方式来表达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心情。李素华说。

    此次在广州大剧院的音乐会演出,由于设备相当现代化,相较音乐厅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,剧场在音响、灯光、舞台还有LED屏幕方面也更适合综合艺术的呈现,李素华介绍说,此次参演和幕后工作人员有400多位,包括珠江交响乐团,星海音乐学院的岭南女声合唱团,广州的好男儿合唱团还有广外附小的80人少儿合唱团等等,他们的男声、女声、儿童合唱、表演会穿插在我们的节目中,实现和经典歌曲的完美融合。

    音乐会以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开场,不同以往的独唱版本,这次变成了李素华、唐彪男女合唱。上半场的曲目表达了对长征艰苦生活的回忆以及对长征精神的致敬,《十送红军》《情深意长》等歌曲更直接描述了当年红军路上的故事和场景。其中,《红星照我去战斗》对唐彪有特别意义,这是他学唱的第一首歌,也正因为这首歌被人发现了其歌唱天赋,从而走上民歌演唱的道路。下半场,两人则用曲目表达出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热爱,像《芦笙恋歌》《西沙我可爱的家乡》《我的祖国》这些歌曲,一开唱就引发了现场不少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同龄人的共鸣。下半场开场的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》是李素华3岁的时候在幼儿园学会的,这也是她最喜欢的歌曲之一。此次音乐会,李素华和童声合唱团一起演唱,歌声也传达出了一种传承的意韵。

       经典传递的往往是最质朴的情感

    怎样的歌曲才能称之为经典?在当下,我们又该如何去传承和演绎这些经典歌曲?对此,李素华认为,唱民歌的人首先要有一把好嗓子,除了有明亮的音色,更要有一种美好的情怀才能演绎好。所谓的经典歌曲,它的旋律是不会变的,但它的情怀应该得到延伸。之前,首届南国音乐花会开幕音乐会向经典致敬,演绎都是广东词、曲作者的作品,是广东音乐中的精品,它的指向性非常强。这次我们锁定的是民歌经典,一来要传唱久远,有20年、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流传度,二来歌曲取材于最朴实的民间素材,老少咸宜,即使现在的年轻人也喜欢听的。李素华说,民歌经典扎根于民族民间,它们从生活中生发,当作曲家把它再现之后,不论什么时候唱起都会有新鲜的感觉,因为这些歌曲传递的是最质朴的情感,健康、开阔、正面的能量能震撼人心,加上旋律优美拨动观众的心弦,才会引起大家的共鸣。

    在音乐会上,《弯弯的月亮》和《同桌的你》就唱出了新意和新的情怀,此次演唱的男声合唱版本。这是广东的作品,是新的经典。上世纪90年代我们去卡拉OK点这首歌时,因为太多人点还要排队。可见,经典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人们对它的喜爱,音乐是没有任何隔阂的,人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,好的音乐能拨动人的情怀。提及《西沙我可爱的家乡》这首歌,李素华不禁回忆起当年她和唐彪两人去西沙慰问岛上官兵的场景,当时我们为他们捐赠物资,飞机快降落的时候,看着美丽的西沙,它真的像一串明珠一样美,但是那里生活非常艰苦,那时候祖国辽阔的海域、军人的伟大就从心里涌了上来,对歌曲的理解就更深了一步。下半场的《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》这首歌将音乐会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,它因为运用了很典型的中原民歌素材,比如河北梆子、河南梆子、山东梆子等戏曲元素,唱起来非常,曲调有很多,节奏又比较急切,感觉我们都有向前奔饱的冲动了,排练的时候,乐队、孩子、合唱和我们自己本身都被歌曲打动,或许,这就是那种不变的情怀了。

    唱民歌,一定要走到基层群众中去

    不论是唐彪,还是李素华,都在舞台艺术实践中浸润多年,在李素华看来,其中有一条铁律——唱民歌,就要走到边远的地方去,多下基层、乡村、革命老区,走到群众面前唱给他们听。我和唐彪都是广东省政协委员,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我们每年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走到乡村去,走到边远的地方去;我们都是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,除了基层,我们还到革命老区为那些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人家唱歌,这既是一种对他们的报答,也是对我们艺术修养的锻炼。

    每次在台上唱这些经典民歌时,两人总能感到台下观众的情绪互动。他们觉得,不管在哪里演出,只要唱得好,观众都很喜欢。每到一个地方,只要是经典,就会掌声如雷鸣。而从观众的掌声中,就能感受到民歌的未来。未来,民歌演唱和呈现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,这个工作我们也一直在做。在李素华看来,目前院团的歌唱艺术家在推介和运用媒体方面的能力还不强,现在互联网、智能手机上能很容易搜寻到相关信息和聆听音乐,但它仍然有区别于走进剧场、音乐厅面对面去亲身体验,我认为,无论科技怎么发达,大家仍然应该走到剧场,这是任何先进科技都不能代替的,现场会跟你有一种互动,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提升。当然,年轻人有他们喜欢的形式表达,我们也会想办法来吸引他们,不要太高难度,不要那么方方板板,南国音乐花会具有引领性质,这次音乐会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。